Hanalei和Chelsie今天9个月大了!看着两个34周出生的早产儿,一步步的成长,牙牙学语,连滚带爬,尝试着站立。做爸爸的,心中无比的欣慰。
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的调整时间分配。每天下午,5:30之前,一定要去幼儿园接大女儿Phoebe。幼儿园6点关门,一定不能让Phoebe忍受最后一个被爸爸接的孤独和紧张。晚上时间,90%都给孩子们,陪她们看电视,瞎疯,瞎跑。工作嘛,白天,一定要高效,晚上,除非紧急的,都放到一边。
想起当时刚Duke MBA毕业,加入微软的时候。每天风风火火的,走路都要比别人快几步,生怕效率不高,浪费了生命。团队的一个美国人说“Nick,你为什么那么急呢?在微软的工作不是50米赛跑,而是23英里的马拉松。”
就像冥想大师Deepak说的一样,“想法就像种子,当你把它埋在心里,到合适的季节,它就会开始发芽。” 前微软同事说的短跑和马拉松的比喻,当时没有在意,但是回顾这几年过来,发现这句话对自己的影响很大。
没有选择回国赚大钱;选择了美国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选择风风火火的创业,拉投资,准备上市;选择了做自己的实业,从小公司做起,从一个个房产的购买,出租开始。没有选择日以继夜的工作;选择了通过代孕,在2年内,迎来了3个美丽的女儿,选择了她们带给我们生活的疯狂和幸福。
以前看过一本书,上面讲的一个理念,非常的喜欢。“Take Profit First” “先把利润提出来”。主要说的就是,在公司运营的时候,特别是小公司,都是赚了多少钱,花多少钱来运营,最后一年下来,再来计算利润是多少。而更有效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先提出利润,然后再根据剩下的钱,来进行再投资。比如说一个公司赚10块钱一年,你想要的利润是2块钱,那么先提出2块钱,然后用剩下的8块钱与运营这个公司。与此同时,还要给自己设置大目标。这样的话,在有限的资源情况下,人的创新,激情都会被激发出来,反而做的更好。
其实,人生的运营更需要“Take Profit First”。只是在人生中的利润,都是那些点点滴滴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是看着3个月大的Hanalei吃饱后吐我一身;是陪着Phoebe看已经看了无数遍的迪斯尼卡通Trolls,然后一起跟着Justin Timberlake片尾曲跳舞;是惊喜的记录Chelsie第一次站扒着护栏站起来的瞬间。。。就像90多岁的奶奶整天分享的那些回忆一样,这些点点滴滴的"利润",在我们年老了以后,就是生命最美丽的礼物了。
在还没来美国读MBA之前,就读过王文华的“白天纽约,黑夜巴黎”。他提到“在加州,时间像呼拉圈。我扭个不停,却停在原地。 在托斯卡尼,我可以在地中海的阳光下,提着一篮李子,逍遥地走一整天。”当时35岁的他,开始改变生活态度,找自己,找新的生活。以至于他的结尾非常意味深长“世界少了我,其实无所谓。但我少了我,还剩什么? ”
上周刚刚读完股神巴菲特儿子Peter Buffet写的“Life, is what you make it” “你的生活,完全靠你来塑造”。很惊叹世界首富之一的孩子,有着如此自由的思想,如此深刻的人生理念。他走着自己的音乐路线,远离家乡,从简单贫苦的生活开始追求生命的意义。
而另外一点,令我惊讶的也是,Peter说他的成长并不是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样,一个非常富裕的家庭,而是一个非常快乐的家庭。每天他的爸爸巴菲特下班回家,总要大叫一声“我回来了,然后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吃饭”,享受着人生的“利润”。
趁着这个机会,查了一下巴菲特的财富历史,惊叹的发现,他的财富还真是在最近这30年中爆发的。巴菲特真是“人生是马拉松而不是短跑”的执行者。
最后,巴菲特都把人生看成马拉松,我还有什么理由那么着急,气喘吁吁呢?
最后的最后,你有想过,对你来说生命的“Profit”利润是什么呢?你有以慢跑的速度,从而每天享受,积累这些利润吗?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我们每个星期都要摘抄。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从《读者》中摘抄的文字,让自己总是对人生抱有希望和期待。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些Peter巴菲特“Life, is what you make it”的摘抄。
“You know, Pete, you and I really do the same thing. Music is your canvas. Berkshire’s my canvas and I get to paint a little every day.”
巴菲特对儿子说“Peter,你知道吗,我们对人生的追求其实一样。音乐是你的人生画板,Berkshire公司是我的画板。我每天做的事情,也是在这个画板上抒发我的想象力。”
It is both lazy and dangerous to leave it to our bank statement to tell us how we’re doing in our lives.
让我们的银行存款证明来决定我们的人生,既是懒惰,也是危险的。
True success comes from within. It is a function of who we are and what we do. It emerges from the mysterious chemistry of our abilities and passion and hard work and commitment. True success is something we earn privately and whose value we determine for ourselves.
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内心。它来自于我们是谁,我们做什么。它是我们的能力,梦想,和努力的神秘结晶。真正的成功是只属于自己的,因为它是自己定义的价值。
As I’ve mentioned, we weren’t rich when I was growing up. We were certainly comfortable, but in a decidedly un-showy Midwestern way. My parents drove sensible cars that they kept for many years; my siblings and I were dressed in durable clothes without designer labels. As kids, we didn’t take anything for granted. I received a small allowance, but it wasn’t simply handed to me; I earned it by doing little chores around the house. If I borrowed a couple dollars to go downtown, I was expected to bring back change. Over time, my parents started growing wealthy, and I was incredibly fortunate to witness something whose value and importance I have come only gradually to appreciate, and for which I am endlessly grateful to my parents. What I witnessed was this: Even though our circumstances changed, my mother and father never did.
我们成长的时候,家里并不有钱,而仅仅是中西部的中产阶级。我的父母开着普通的车,我的兄弟姐妹们穿着耐穿的衣服。从我们是孩子的时候开始,我们就知道我们没有任何应得的东西。我的零花钱很少,并且我需要做家务才能得到。如果我借了几美金去市里面买东西,我要拿回全部的找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父母还是变的更富裕,我也很荣幸的能看到我们父母对待那些财富的心态。虽然我们的财富和周围情况变了,但是我的父母他们从来没有变过。
暂无评论